暖暖吃得很慢,但很认真。她吃了五六个小馄饨后,摇了摇头,表示不想再吃了。胃口还是很小。
苏心慈也不勉强,柔声说:“好,暖暖吃饱了就不吃了。暖暖把汤喝了好不好?汤也很营养。”
她将勺子换成只舀了清汤的,再次喂给暖暖。暖暖就着奶奶的手,小口地喝了几勺温热的鸡汤。
或许是食物的温暖抚慰了肠胃,也或许是奶奶全程温柔似水的态度让她放松,暖暖脸上那种惊惶不安的神情,似乎褪去了一点点。她甚至抬起头,看了看苏心慈,又看了看旁边的林司珩,然后低下头,玩着自己的小手指。
这是一个微小的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互动,但对于一直密切关注着她的林司珩和苏心慈来说,却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。
她不再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恐惧里,开始偶尔会对外界,对家人,产生一丝丝的观察和反应。
苏心慈放下碗,拿起旁边准备好的、同样柔软的小毛巾,轻轻地给暖暖擦了擦嘴角。动作自然而熟练,充满了怜爱。
“我们暖暖真棒,吃了这么多。”她毫不吝啬地夸奖着,尽管暖暖只吃了很少一点。
暖暖似乎听懂了夸奖,长长的睫毛颤了颤,没有笑,但紧绷的小身子,明显又放松了一点点。
这碗倾注了无限耐心和爱意的“指甲盖馄饨”,或许无法立刻弥补两年多缺失的温暖,但它像一滴甘泉,滴入了暖暖干涸的心田,让她第一次隐约地感觉到,“家”的味道,不仅仅是陌生的奢华和不安的骚动,也可以是这一碗温度恰到好处、味道清淡却暖入心脾的汤羹,和奶奶那双布满细纹、却无比温柔的眼睛里,盛满的笑意。
苏心慈看着安静下来的孙女,心中充满了希望。她想,没关系,慢慢来。她有一辈子的时间,给她的暖暖,包无数碗这样的小馄饨,直到将她心里所有的空缺,都用爱和温暖填满。
林司珩伸出手,轻轻握住了女儿的小手。这一次,暖暖没有立刻缩回去。
窗外的阳光,似乎也变得更加温暖了一些。
林家别墅三楼,有一间采光极好、布置却异常简洁的房间。这里是林璟白的书房。与其他地方或奢华或温馨的格调不同,这里更像一个高效运转的学习机器内部。
一整面墙的书柜塞满了各类书籍,从基础学科到前沿科技,中外文混杂,分门别类,一丝不苟。巨大的书桌上,除了电脑和台灯,只有几本摊开的习题集和一本厚重的英文原版书籍,所有物品摆放的角度都呈现出一种近乎苛刻的整齐。
林璟白坐在书桌前,修长的手指间夹着一支笔,正在演算一道复杂的物理题。
他的侧脸线条清晰利落,鼻梁高挺,薄唇紧抿,专注的神情让他本就清冷的气质更添了几分生人勿近的疏离。十七岁的年纪,却已然拥有了超越年龄的沉稳和……一种近乎封闭的自我世界。
楼下隐约传来的、属于幼儿的细微声响,打断了他流畅的思绪。他笔尖顿住,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。
那个妹妹。
他名义上丢失了两年多,昨天才被找回来的亲妹妹,林暖暖。
对于这个妹妹,林璟白的感情是复杂的。他记得她刚出生时,像个红彤彤的小猴子,被全家人小心翼翼又满怀喜悦地围在中间。
他也记得母亲因为她丢失而一夜之间崩塌的精神世界,记得家里长达两年多挥之不去的阴霾和压抑。他曾憎恨过那个导致家庭破碎的“罪魁祸首”,也曾在她丢失后,像个疯子一样跟着大人四处寻找,最终在一次次失望中,将所有的情绪冰封,投入无止境的学习,用知识和公式构筑起坚固的堡垒,隔绝那些他无法处理的情感。
现在,她回来了。
却和他记忆里、想象里的样子,完全不同。
不是照片上那个穿着公主裙、笑得像天使的胖娃娃,而是一个缩在角落、眼神惊恐、瘦小得像只流浪猫的孩子。她身上带着孤儿院那种格格不入的怯懦和卑微,看人的眼神,让他心里某个地方莫名地烦躁,却又不是厌恶。
昨天她哭闹时,他站在远处,看着父亲和爷爷手忙脚乱,看着母亲和奶奶泪眼婆娑,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,能做什么。安慰人?他不懂。拥抱?他觉得陌生。他似乎与这种充斥着眼泪和强烈情感的场景格格不入。
今天早上,他下楼吃早餐时,看到她被奶奶抱在怀里,小口地吃着那种他看来毫无营养密度可言的“指甲盖馄饨”。她似乎察觉到了他的视线,抬起大眼睛怯生生地看了他一眼,立刻就像受惊一样低下头,把脸埋进了奶奶怀里。
那种眼神,让他心里那点烦躁更明显了。
他是不是……吓到她了?"
更新时间:2025-10-28 15:47:57